從50強的財務狀況來推算,2011年全球非輪胎橡膠市場銷售收入及利潤在2010年大幅增長的基礎上,繼續強勁增長,均創歷史平。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相對輪胎行業發展勢頭更猛,成為橡膠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德國大陸躍居榜首
榜單按企業2011年非輪胎橡膠制品的銷售收入進行排名。德國大陸銷售收入增長22%,取代法國哈欽森成為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新的霸主;法國哈欽森位居第2位;瑞典特雷勒堡與德國佛雷依登貝格分別排第3和第4位,與去年的位次正好對調;第5~10位排名與去年一樣,依舊是日本普利司通、日本NOK、日本東海橡膠工業、英國湯姆金斯、美國庫珀標準汽車配件及美國派克-漢尼芬。
世界“20億美元俱樂部”成員除傳統10強外,增加了美國威揚斯技術1家;“10億美元俱樂部”成員由去年的12家增加到18家。新進入50強排行榜的只有德國WOCO工業技術1家。
總體來看,去年非輪胎橡膠制品企業的經濟效益很好。50強企業銷售額同比增加11.7%,達到650億美元;總利潤增長39.3%,達到創紀錄的107.7億美元。各企業的利潤率普遍有較大幅度提高。
從利潤看,德國大陸增長106%,達到18.45億美元,名列一,利潤率為4.3%。美國伊頓利潤增長45.3%,達到13.5億美元,名列二,利潤率8.4%。日本普利司通利潤增長14.7%,達到12.9億美元,名列第三,利潤率3.4%。
業務多元經營國際
從50強企業生產經營性質分析,絕大部分企業都已集團化、多元化。企業單一產品單打獨斗的情況已不復存在,而是把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綜合化等有機地結合起來,實施專業化和精細化生產,綜合化經營,積極發展多元化、國際化戰略。
在50強中,普利司通、橫濱橡膠、住友橡膠、東洋橡膠等4家是以輪胎為主業兼產非輪胎橡膠制品;大陸、特雷勒堡、卡萊爾伙伴等3家選擇輪胎與非輪胎橡膠制品并重發展。以汽車橡膠零部件為主的企業有哈欽森、森普利特等10余家。以工業橡膠制品膠管、膠帶為主的企業有橫濱橡膠、東海橡膠、阪東化學、三星膠帶、新田、芬納等8家。
汽車零部件和機械密封大型企業涉及非輪胎橡膠制品生產的至少有10家以上,而且不少占據顯赫地位。如佛雷依登貝格年銷售額為83.66億美元,非輪胎橡膠制品部分占46.5%;瑞典SFK銷售額為102.2億美元,非輪胎橡膠制品部分占7.8%;德國ZF銷售額為216億美元,非輪胎橡膠制品部分占4.3%;德國大陸銷售額為424.85億美元,非輪胎橡膠制品部分占10.8%。
美國的10大汽車零部件巨頭更是大都參與了汽車橡膠零部件的生產經營。還有世界大的汽車集團日本豐田,其子公司豐田合成除汽車零部件之外也有非輪胎橡膠制品,非輪胎橡膠制品部分占15%。